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团结
广安市:“四个创新”求实求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2024-12-04   来源:广安市民宗局

 一是创新机制,顶层设计具体化。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广安市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不断增强。严格督查考核,按照“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的工作思路,围绕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大创建工作督促指导力度,坚持把创建活动纳入市、县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形成“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共创局面。

 二是创新载体,营造氛围常态化。扩大宣传覆盖面,在《广安日报》、广安电视台、广安统一战线网站等本地媒体开辟专栏,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势,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提高群众知晓率,开展公民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发放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明白纸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浓厚社会氛围。增强活动感染力,利用全市民族宗教界双月学习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50余次,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

 三是创新思路,阵地建设特色化。构筑精神家园,打造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健全广安区中桥街道解放社区与广职院“社校共建”机制,提档升级滨江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建设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为广安民族工作新增特色名片。打造品牌效应,创立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节”品牌,每年拟定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主题,连续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工作联动,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与新疆和田地区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联系协作机制,明确区域协同、工作会商、信息互通的共管责任。

 四是创新模式,活动开展立体化。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建设为主线,推动机关与社区结对联建、社地共建、校地共建、社校互建等活动同频共振,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培树典型带动,培树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9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学校3个,推动创建活动纵深开展。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建立“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及在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服务。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广安市:“四个创新”求实求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2024-12-04 16:59来源:广安市民宗局

 一是创新机制,顶层设计具体化。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广安市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不断增强。严格督查考核,按照“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的工作思路,围绕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大创建工作督促指导力度,坚持把创建活动纳入市、县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形成“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共创局面。

 二是创新载体,营造氛围常态化。扩大宣传覆盖面,在《广安日报》、广安电视台、广安统一战线网站等本地媒体开辟专栏,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势,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提高群众知晓率,开展公民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发放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明白纸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浓厚社会氛围。增强活动感染力,利用全市民族宗教界双月学习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50余次,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

 三是创新思路,阵地建设特色化。构筑精神家园,打造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健全广安区中桥街道解放社区与广职院“社校共建”机制,提档升级滨江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建设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为广安民族工作新增特色名片。打造品牌效应,创立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节”品牌,每年拟定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主题,连续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工作联动,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与新疆和田地区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联系协作机制,明确区域协同、工作会商、信息互通的共管责任。

 四是创新模式,活动开展立体化。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建设为主线,推动机关与社区结对联建、社地共建、校地共建、社校互建等活动同频共振,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培树典型带动,培树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9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学校3个,推动创建活动纵深开展。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建立“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及在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服务。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