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在对口帮扶乡城县和稻城县工作中,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助力乡城县成功创建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助力稻城县作为四川唯一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
一是提质升级“硬设施”,打造旅游新线路。依托乡城、稻城丰富的旅游资源,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1.5亿元,帮助修建亚丁景区门禁系统、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等景区设施20余处,提升旅游安全性和接待能力。对照等级旅游景区创建要求,挖掘特色民族文化,项目化打造非遗体验、温泉疗养、藏族民宿等特色产品,累计创成A级旅游景区13个,吸引各族群众打卡体验。围绕“南部亚丁”“大横断”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出“天文·考古科普游”“雪山生态游”“藏乡田园游”等线路5条,与云南丽江、西藏昌都等地签订旅游联盟合作战略协议,推进“大香格里拉旅游联盟”建设,实现全域自驾旅游。
二是优化体验“软环境”,发展旅游新业态。完善以游客为中心的文旅服务体系,帮助制定文旅环境标准,建立统一市场准入、收费标准等制度4项,加大旅游执法检查力度,全力打造“圣洁甘孜”文旅市场环境优质品牌。完善旅游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建设高压氧舱等旅游应急医疗保障设施2座,建立稻城智慧旅游平台1个,提升游客在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旅游体验。挖掘乡城特有敬猫故事及习俗,引入文创企业打造乡城IP,设计富有香巴拉猫文化的杯具、服装等文创产品20余种供游客体验;招引川酒集团共建稻城亚丁黑青稞精酿啤酒体验中心,开发“亚丁黑啤”等文创酒品,酒旅融合丰富游客体验。
三是共推共享“新资源”,互鉴融通促三交。发挥对口帮扶桥梁作用,组建“纳—稻文旅发展联盟”,在两地景点、商超等人流聚集地电子屏滚动播放双方旅游宣传片,携手前往成都、丽江、杭州等地开展文化旅游推介,联动推广文旅资源。帮扶工作队牵线四川旅游学院与稻城建立“校地共建”机制,将泸州酒文化与藏族特色文化融合,整合托底性帮扶和东西部协作资源,打造“香巴拉广场·酒城夜市街区”旅游新景点5个。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邀请受扶地干部、群众赴泸参加“酒韵龙腾·红韵烟花”等主题文旅活动3次,展演《赞美亚丁》《醉舞之乡》等藏族歌舞,展示“阿西土陶”非遗产品制作工艺,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