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工程
达州市宣汉县构建“五四五”工作模式,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径
2025-06-25   来源:宣汉县民宗局

 一是推行“五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强化“组织领、党员带、社团推、文化引、群众跟”联动协作。把城市民族工作纳入社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员与少数民族群众“一对一”联络机制,加强联系帮扶。支持群众组建“巴人钱棍舞”等社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多个人多双筷子”睦邻文化,每年举办“巴人家宴”“同运动·一家亲”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超7万。发掘优秀各族群众担任业委会等自治组织成员,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向小区延伸。

 二是坚持“四连心”,深化民族团结。坚持把放心的政策送到群众手中、把暖心的会议开进群众院坝、把真心的话语讲到群众心窝、把贴心的服务送进群众家门。及时公示社区党务、居务、医保等群众关注的事项,定期召开“一家亲”院坝会,提高惠民政策知晓率。不开空头支票,集中精力解决遗留问题,每年为孤寡病残、高龄空巢等特殊人群开展“上门服务”和“代办服务”超10万人次。

 三是搭建“五平台”,促进互嵌共融。建立“自我管理、文化教育、权益维护、就业创业、老幼服务”平台,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在商贸聚集区成立“商户自治委员会”,打造城西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等教育阵地12个,每年接待参观研学人数超16万。设置法律工作站、就业创业服务窗口,提供法律援助和民族手工业、直播带货培训,如渡口土家族乡成立“土家刺绣传习基地”,帮助117名群众就业增收。在9个乡镇试点建设老幼服务综合体,创新设立银发食堂,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达州市宣汉县构建“五四五”工作模式,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径

2025-06-25 18:16来源:宣汉县民宗局

 一是推行“五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强化“组织领、党员带、社团推、文化引、群众跟”联动协作。把城市民族工作纳入社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员与少数民族群众“一对一”联络机制,加强联系帮扶。支持群众组建“巴人钱棍舞”等社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多个人多双筷子”睦邻文化,每年举办“巴人家宴”“同运动·一家亲”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超7万。发掘优秀各族群众担任业委会等自治组织成员,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向小区延伸。

 二是坚持“四连心”,深化民族团结。坚持把放心的政策送到群众手中、把暖心的会议开进群众院坝、把真心的话语讲到群众心窝、把贴心的服务送进群众家门。及时公示社区党务、居务、医保等群众关注的事项,定期召开“一家亲”院坝会,提高惠民政策知晓率。不开空头支票,集中精力解决遗留问题,每年为孤寡病残、高龄空巢等特殊人群开展“上门服务”和“代办服务”超10万人次。

 三是搭建“五平台”,促进互嵌共融。建立“自我管理、文化教育、权益维护、就业创业、老幼服务”平台,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在商贸聚集区成立“商户自治委员会”,打造城西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等教育阵地12个,每年接待参观研学人数超16万。设置法律工作站、就业创业服务窗口,提供法律援助和民族手工业、直播带货培训,如渡口土家族乡成立“土家刺绣传习基地”,帮助117名群众就业增收。在9个乡镇试点建设老幼服务综合体,创新设立银发食堂,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