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平台,推动服务零距离。创新构建“县-镇-社区-网格”四级联动体系,在流动人口聚集区精心打造2个“石榴籽”同心联络站,并整合社区警务资源设立民族团结服务站。30名专职调解员与政策宣讲员扎根一线,累计为各族群众协调解决子女入学、住房租赁等民生难题32件,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基层治理的土壤中。
二是建机制,激活共治新动能。建立“1+2+N”多元共治机制(社区党组织+政府部门+驻区单位+社会力量),创新实施“资源-需求”双清单精准匹配模式。12家共建单位主动认领8个治理项目,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法治宣传等24场惠民活动,服务覆盖2000余人次,构建起“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共商共解”的治理新生态。
三是融文化,共绘团结同心圆。以状元市集、山歌音乐广场等特色空间为载体,成功举办非遗展演、中华美食节等30余场文化活动,吸引各族游客超万人次参与。同步开展“石榴花开”文化艺术公益课堂、主题展览30余场次,开设国家通用语言、传统手工艺等课程6门,惠及社区各族居民2000余人次,通过文化浸润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