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围绕就业等基本民生,通过务实帮扶举措,帮助稻城等涉藏县农牧民群众掌握技术、找到工作,以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托举起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一是实施就业技能精准培训工程。在泸州和稻城两地建立“线上+线下”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开通线上培训服务项目,联动泸州职业技术学校打造云端职教平台,开设电工、焊工线上职业技能网络培训课程22期,远程为稻城各族群众提供技能培训;线下围绕民族服饰、舞蹈、语言、饮食、建筑等稻城特色,针对性开发民族歌舞演艺、乡村旅游服务、特种马帮服务、非遗手工艺等文旅特色就业培训班30期1000人次。
二是实施就业平台精准搭建工程。建立帮扶地杭州、纳溪与受扶地稻城联动的就业服务体系,每年在受扶地共同举办招聘会2次,组织帮扶地企业50余家赴受扶地招聘,通过现场、微信视频号和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间等方式接收求职简历,吸引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到内地或东部地区工作生活。通过“劳务协作+帮扶车间+政策安置”,帮助8100人在稻城县内灵活就业、304人在县外务工;落实政策安置,发挥稻城县26个见习基地作用、为39名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安置,公益性岗位安置68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09人)。
三是实施一人一策创业培育工程。建立“一人一策”创业台账,帮扶工作队与受扶地区人社局共同成立工作专班,详细摸排受扶地有创业意向的人群信息,针对创业方向和需求,制定个性化“一对一”帮扶方案。开办“帮扶车间”,积极联系酒店、农业公司、网红直播等行业致富带头人,组织稻城县创业人群到纳溪区开展为期8天培训,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参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围绕旅游夜市经济、社交电商运营指导实践、农产品包装创意及IP打造等多个方面,帮助创业者全面了解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实用技巧,扶持4人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