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 政    策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刘向鸿在德阳市和绵阳市调研民族工作
发布时间: 2024-06-04 来源:省民开中心 字号:[大 中 小]

5月28日至30日,省委省政府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向鸿在德阳市和绵阳市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民族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安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载体,以村寨为基本单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民族地区和散居地区高质量发展。

刘向鸿一行先后前往德阳市绵竹年画村、盐井村、棋盘村,绵阳市北川禹里村、庙坝村、小园村和平武平通村、坝子乡、黄羊乡等地,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开展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当地民族村寨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资金管理使用绩效等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刘向鸿强调,要立足主责、把握主线,用好用活民族类专项资金这一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整合撬动各类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充分调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积极性,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合力推进“富脑袋+富口袋”,在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聚焦特色、抓住重点,要发挥产业优势,挖掘特色亮点,找准切入点,着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民族手工艺传承等特色优势产业,打好技术管理、市场信息、物流链条、宣传推广等“组合拳”,加快打造亮点品牌;要强化统筹、完善机制,在专项资金项目使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盘活利用项目资金资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联农带农机制,厘清合作社和村民、产权和股份等关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要强化管理、注重绩效,坚持问题导向、绩效导向,加强对民族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提高市县民族工作部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意识,督促履行好资金管理使用职能职责,尽最大可能发挥民族类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 电话:028-62012004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刘向鸿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刘向鸿在德阳市和绵阳市调研民族工作

2024-06-04 05:01来源:省民开中心

5月28日至30日,省委省政府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向鸿在德阳市和绵阳市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民族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安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载体,以村寨为基本单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民族地区和散居地区高质量发展。

刘向鸿一行先后前往德阳市绵竹年画村、盐井村、棋盘村,绵阳市北川禹里村、庙坝村、小园村和平武平通村、坝子乡、黄羊乡等地,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开展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当地民族村寨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资金管理使用绩效等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刘向鸿强调,要立足主责、把握主线,用好用活民族类专项资金这一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整合撬动各类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充分调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积极性,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合力推进“富脑袋+富口袋”,在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聚焦特色、抓住重点,要发挥产业优势,挖掘特色亮点,找准切入点,着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民族手工艺传承等特色优势产业,打好技术管理、市场信息、物流链条、宣传推广等“组合拳”,加快打造亮点品牌;要强化统筹、完善机制,在专项资金项目使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盘活利用项目资金资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联农带农机制,厘清合作社和村民、产权和股份等关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要强化管理、注重绩效,坚持问题导向、绩效导向,加强对民族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提高市县民族工作部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意识,督促履行好资金管理使用职能职责,尽最大可能发挥民族类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