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培训管理系统建成使用以来,省民族宗教委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培训模式从传统向数字化应用的重大转型,在赋能宗教类培训上成效显著。
一是提高培训组织效率。实现培训全过程组织和管理,一键报名审核、微信小程序查阅培训信息、无纸化资料发放等自动化流程减轻人力劳动,缩短准备时间,提高组织效率,节约培训成本。今年12期、798人次培训均在1天内完成报名和审核。
二是提升培训评估能力。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收集培训反馈数据,实现培训从传统定性评估到定量评估的转变。培训问卷调查、培训课堂打分、学员留言评价、课程及教师评价、满意度调查等各类数据真实展示培训成效。选课数据、学习进度数据、跟帖数据等,可分析出学员的素质能力、个人倾向、培训喜好等。此外,从数据对比还可对培训组织、培训项目设置、培训管理等进行量化评价和绩效评估。今年共采集各类培训信息19176条,学员心得体会或论文132篇,各类数据对培训评估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是搭建教育资源平台。培训管理系统应用不断推动教育资源建设,截至目前,已制作培训数字化课程215个,涵盖思政、民族宗教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机关事务等各个方面,不仅扩充了线下培训的课程容量,而且有力地支撑线上培训的开展,极大地节约教学资源。
四是拓展培训形式。在线培训平台的应用,丰富传统的培训形式,是线下培训的有力补充。在线培训不限时间地点、不限人数、机动灵活,给予培训学员更大的自主权,成本低、效率高,是实现全覆盖培训的最佳途径。今年开展的全省汉传佛教基层教职人员在线培训,共1098人参加,历时6个月,累计达到40440学时,跟帖留言1万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