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坚持大统战格局推进宗教工作,构建“一张卡、一幅图、一本书、一面网、一条链”等“五个一”工作体系,持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
一是发放一张连心卡。进一步落实统战(民宗)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代表人士制度,发放服务连心卡,常态化联系辖区宗教界代表人士,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方式,深入了解其思想状况和诉求,努力建好党委、政府与宗教界的联系纽带。
二是绘制一幅分布图。根据行政区划,绘制《巴州区宗教活动场所三级管理分布图》,在地图上用红、橙、黄、绿四色区别标注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活动场所具体位置。
三是编印一本口袋书。针对基层宗教干部对政策理论理解不深、掌握不全面、基础不扎实、缺乏简便实用的学习资料的实际,组织人员编印了以宗教基础知识、宗教规范管理和基层宗教工作责任清单为主要内容的《巴州区宗教事务规范管理口袋书》,供全区基层宗教干部日常学习掌握和参考使用。口袋书首次以清单形式明确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宗教工作职责和负面清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清单中梳理出15条工作职责和10条负面清单,明确了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责任、任务内容和具体要求,为基层干部做好宗教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四是织牢一面安全网。依托基层综合治理网格,将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巡查纳入网格日常工作范围。制定宗教活动场所网格员职责清单,落实同责同查,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依托“联席会商”“联系巡查”“联合执法”等三联机制,推动基层宗教执法由“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
五是建好一条工作链。坚持“点线面”结合,一体推进宗教工作规范化建设。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要求,压紧压实宗教工作“区—镇街—社区—网格”四级网络管理机制建设,把宗教工作纳入镇(街道)和部门领导班子考核体系,调整配齐镇(街道)统战委员22名,将村组干部纳入基层宗教工作网络,在296个社区(村居)配齐配强宗教工作人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宗教管理工作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