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拧紧消防安全“思想阀”。线上利用微信群、电话通知、转发公众号文章等方式,结合“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累计向各宗教活动场所推送消防安全自查工作提示、安全警示短片、雷雨及高温天气预警等信息20余次。线下注重实操培训,市民宗局、市消防大队、市文广旅局等分别举办“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安全培训”等。今年以来,累计培训50余人次,切实增强了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和宗教教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防灾救灾实操能力。
二是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自我“行动力”。着力激发宗教活动场所的内生动力,通过常态化指导与督促,推动安全责任切实转化为各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自觉和实际行动。今年以来,持续推动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常态化,重点围绕用电、用气、动火作业、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内容,指导宗教活动场所严格执行自查自改工作要求。在“观音节”“开斋节”等重点时段,充分发挥宗教活动场所自查作用,真正将安全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截至目前,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累计开展各类排查200余次,自主发现并有效整改问题20余件。
三是筑牢齐抓共管“安全网”。充分依托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进一步压紧压实宗教活动场所主体责任、街(镇)属地管理责任,以及民宗部门监管责任,同时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重大节日期间,强化对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的指导与检查,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民宗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各镇(街道)等累计开展宗教活动场所检查20余次,切实构建起上下联动、内外协同、齐抓共管的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