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不宜公开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对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第454号建议答复的函
马建华代表:
您好!您向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全面落实民族待遇县政策的建议》(第454号)已交由我委主办,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协办。经征求三家协办单位意见和我委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问题
根据原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1号)规定,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范围和类别,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发展两个方面7项具体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基本依据,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据了解,机构改革后,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类别和标准的调整职能,已改由中组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提出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鉴于你反映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调整属于国家事权,人社厅将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
二、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及干部待遇问题
为加强艰苦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四川省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十条措施》(川委办〔2019〕3号)、《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7〕55号)、《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人才支撑的若干举措》(川组通〔2020〕13号)、《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川人社发〔2017〕24号)等文件,在完善民族地区和基层单位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政策、改进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鼓励引导本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乡村实用人才培训提能、提高民族地区和基层干部待遇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引才、育才、稳才”倾斜政策。其中,在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工资待遇方面,明确规定到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公务员试用期可直接执行试用期满后的工资待遇,事业单位可提前转正定级,并根据艰苦边远程度高定1-3级薪级或级别档次工资。同时,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不低于月人均200元)、艰苦边远地区津贴、高海拔折算工龄补贴、“四大片区”贫困县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省级财政负担220元)等政策,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基层干事创业。人社厅将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人才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解决好艰苦边远地区、民族地区人才紧缺的问题。
三、交通规划及补足问题
目前,中央和省均是按照贫困地区范围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和补助标准。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省有61个县(市、区)被纳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藏区范围;另外,根据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国务院确定的61个县(区)的基础上又确定了27个县(市、区)作为省定贫困县。但雅安市所辖各县(区)均未纳入相应贫困地区范围。
你提到的国道549线甘孜州九龙县段属于国家确定的“四省藏区”范围,交通运输部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藏区特殊政策全额补助建安费。“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厅严格按照部、省确定的补助政策,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9亿元,大力支持石棉县交通建设,助力石棉县高质量打好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其中,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将国道549线石棉段纳入部规划,并按非藏区最高补助标准(二级公路600万/公里)给予支持。下一步,交通运输厅将会同雅安市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汇报,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走向,及时做好最新政策争取和对接工作。
四、省政府第205号令执行问题
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第205号令),积极支持石棉县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至今,已下达石棉县中央预算内、省预算内和专项债项目22个,共计29638.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9488.6万元、省预算内投资150万元、专项债资金10000万元),重点支持石棉县中医医院迁建、石棉县大桥至棉砂坝堤防工程、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孟获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项目建设。下一步,将继续支持石棉县有关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五、彝家新寨建设问题
为改善彝区群众生活条件,2010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大小凉山(凉山州10个县和乐山市3个县区)实施彝家新寨建设。2011年,省委、省政府又决定为参加新寨建设的每户家庭免费发放彝家新生活四件套。
为使大小凉山以外的彝族聚居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同步改善,我委和省扶贫开发局积极向省政府呼吁争取。2014年,省政府决定在甘孜州九龙县和泸州市叙永县水潦乡高坪村、雅安市石棉县安顺乡新场村、攀枝花市米易县麻陇乡新田村、宜宾市屏山县清平乡民族村实施彝家新寨建设试点,共计2172户,配套彝家新生活四件套2172套。其中,石棉县新场村实施116户,我委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为116户群众及时采购并免费发放了四件套,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再一次感谢你对民族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为石棉等少数民族待遇县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
祝工作愉快!
省民族宗教委
2020年7月21日
联系人:周勇 联系电话:02862012013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