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发展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韭菜坪“资源活用”建设金烟叶创富共同体
2025-11-13   来源:攀枝花市民宗委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韭菜坪村地处盐边县与盐源县交界处,海拔2650—3200米,地势平坦广阔、交通便利,全村农民经营土地面积5300亩。该村立足土地资源优势,紧抓烤烟综合体园区项目建设契机,活用资源建设金烟叶创富共同体,探索出一条“烟粮融合、多元发展”的特色路径。2024年,韭菜坪村发展烤烟1675亩、收购4774.27担、收购资金约682.16万元、亩均收入4072.61元,促进400余户农户增收,受益脱贫户200户。

一、土地流转规模化:整合资源,推动集约高效生产

一是土地连片开发与盘活。通过构建“烟草公司+村集体+烟农”线上线下流转平台,烟草公司配套土地流转补贴政策,以村集体经济为种植主体协调村民土地,确保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引导好田好土以合理价格、固定年限向经营主体流转,进一步规范流转价格,形成共同受益、相对稳定的土地流转模式,农民土地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实现“一地挣二金”稳定增收目标。2024年整合流转闲置土地、低产田地等1200余亩,连片发展高海拔烤烟,吸纳农民就业123人,户均增收0.3万元。二是集体经济资产盘活。坚持因地制宜、政策引导,创新“村集体+公司+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村集体将80间烤烟房以300元一间的价格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4万元,实现“资源变资产”。

二、烟农培育“铁杆化”:强化政策保障与技术赋能

一是职业烟农政策保障。按照“控大培中扶小”原则,适当限制大户种植规模,培育小烟农,将政策资源向职业烟农和铁杆烟农倾斜。实施职业烟农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对种植面积10亩及以上者按50元/亩标准补贴,最高4000元/年。烟草公司对职业烟农按星级补贴给予行业补贴,2024共计补贴407户,补贴75.8万元。二是技术赋能。推进全程机械化,针对二半山区田块零散小碎、农机功能单一现状,实行“以机适艺”和“以艺适机”相结合的方式,推广适用农机21类、精简移栽环节工序和烤烟作业工序,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亩均减少用工4—5个。三是烟粮轮作。通过科学搭配“烟+萝卜”“烟+豌豆”等轮作组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形成特色农产品集群,实现亩均综合增收3000元以上。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韭菜坪“资源活用”建设金烟叶创富共同体

2025-11-13 17:39来源:攀枝花市民宗委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韭菜坪村地处盐边县与盐源县交界处,海拔2650—3200米,地势平坦广阔、交通便利,全村农民经营土地面积5300亩。该村立足土地资源优势,紧抓烤烟综合体园区项目建设契机,活用资源建设金烟叶创富共同体,探索出一条“烟粮融合、多元发展”的特色路径。2024年,韭菜坪村发展烤烟1675亩、收购4774.27担、收购资金约682.16万元、亩均收入4072.61元,促进400余户农户增收,受益脱贫户200户。

一、土地流转规模化:整合资源,推动集约高效生产

一是土地连片开发与盘活。通过构建“烟草公司+村集体+烟农”线上线下流转平台,烟草公司配套土地流转补贴政策,以村集体经济为种植主体协调村民土地,确保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引导好田好土以合理价格、固定年限向经营主体流转,进一步规范流转价格,形成共同受益、相对稳定的土地流转模式,农民土地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实现“一地挣二金”稳定增收目标。2024年整合流转闲置土地、低产田地等1200余亩,连片发展高海拔烤烟,吸纳农民就业123人,户均增收0.3万元。二是集体经济资产盘活。坚持因地制宜、政策引导,创新“村集体+公司+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村集体将80间烤烟房以300元一间的价格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4万元,实现“资源变资产”。

二、烟农培育“铁杆化”:强化政策保障与技术赋能

一是职业烟农政策保障。按照“控大培中扶小”原则,适当限制大户种植规模,培育小烟农,将政策资源向职业烟农和铁杆烟农倾斜。实施职业烟农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对种植面积10亩及以上者按50元/亩标准补贴,最高4000元/年。烟草公司对职业烟农按星级补贴给予行业补贴,2024共计补贴407户,补贴75.8万元。二是技术赋能。推进全程机械化,针对二半山区田块零散小碎、农机功能单一现状,实行“以机适艺”和“以艺适机”相结合的方式,推广适用农机21类、精简移栽环节工序和烤烟作业工序,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亩均减少用工4—5个。三是烟粮轮作。通过科学搭配“烟+萝卜”“烟+豌豆”等轮作组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形成特色农产品集群,实现亩均综合增收3000元以上。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