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大局,威远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迅速行动,深刻汲取近期事故教训,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将防汛工作关口前移,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全力织密织牢宗教领域防汛安全防护网。
一是预警联动“快响应”,下好防汛“先手棋”。密切监测水情、雨情、险情、灾情动态,强化分析研判,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与传统预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预警信息和防灾避险知识第一时间直达各宗教团体、活动场所负责人。要求场所负责人务必做到预警信息“即收即知、即知即应、应之有效”。指导各场所全面梳理、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15个,查找薄弱环节,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切实提升场所自身应对突发汛情的处置能力,牢牢掌握防汛主动权。
二是隐患排查“零死角”,筑牢安全“防护墙”。充分发挥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优势,将网格化防汛力量下沉一线。严格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组织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力量,对辖区内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重点对地处临江、临河、临山、临崖等高风险区域的场所,进行“拉网式”重点巡查,确保每一处风险隐患点都纳入监管视线、处于有效掌控范围。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组织巡查人员40余人次,排查宗教活动场所12处次,发现并及时整改或落实有效防控措施的安全隐患3处,切实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督导落实“强责任”,拧紧防汛“安全阀”。成立2个专项督导组,紧盯重点场所、关键部位和特殊时段,深入一线开展督导检查25次。重点检查场所度汛预案制定、监测预警响应、防汛物资储备、应急抢险准备以及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落实情况。督导时注重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各场所自主研判风险、主动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明确要求各场所负责人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坚决保障场所内人员和信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力以赴维护宗教领域平安稳定。